首页 > 健康科普 > 辨体质,巧养生:民建公益大讲堂为老年朋友送上冬季健康指南
辨体质,巧养生:民建公益大讲堂为老年朋友送上冬季健康指南
21
2025-11
10:47
作者:四川泌尿外科医院【官方】 来源:admin

11月20日,由民建成都市老龄工作委员会、民建成都市锦江区委员会联合主办的“民建公益大讲堂”在成都如期开讲。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四川泌尿外科医院内科唐敏医生,围绕《辨体质,巧养生:找到专属你的健康法》这一主题,为社区老年朋友们带来一场通俗易懂、实用贴心的中医养生科普课,帮助大家科学调养、安稳过冬。

辨体质,巧养生:民建公益大讲堂为老年朋友送上冬季健康指南 

中医养生,源自两千多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,讲究“治未病”——也就是在生病之前就做好预防。2008年,中医养生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足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健康价值。

那么,作为老年人,该如何把这份千年智慧用在日常生活中呢?唐敏医生结合临床经验,为大家梳理了几个关键要点:

 

一、养生要“因人而异”,先辨体质再调养

中医认为,人体体质各异,如阳虚者怕冷、易疲劳,宜温补;阴虚者口干、失眠,宜滋阴润燥。养生需辨清体质,因人施养,切忌“一刀切”。

二、日常养生四件事,贵在坚持

饮食有节,护好脾胃

老年人宜清淡、温软、易消化,遵循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”。四季饮食有侧重:春养肝(多绿蔬)、夏清心(如绿豆汤)、秋润肺(梨、百合)、冬补肾(适量羊肉、韭菜)。忌生冷、油腻、辛辣。

运动适度,动则生阳

推荐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散步等,每天约30分钟,以微汗为度。避免空腹、大风天或过度运动。

起居有时,顺应节气

冬季宜“早睡晚起,必待日光”,注意保暖,尤其腰背和脚部,避免熬夜久坐。

情志平和,心宽体健

情绪影响脏腑健康(怒伤肝、思伤脾、恐伤肾)。可通过听音乐、练书法、聊天、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舒缓心情,保持愉悦。

三、常见小问题,这样调理更安心

总觉得累、睡不好?

可按摩足三里(膝盖下四指)、涌泉穴(脚底前1/3凹陷处),配合喝点山药粥、黄芪炖鸡(气虚者适用),再练练八段锦,慢慢就能改善。

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?

一定要遵医嘱规范治疗!在此基础上,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中药调理(如丹参、山楂辅助活血)、调整饮食结构,起到辅助管理的作用。

换季容易咳嗽、关节痛?

这是身体对外界变化的反应。中医讲究“春疏肝、夏养心、秋润肺、冬补肾”,顺应季节特点调养,往往事半功倍。

四、药材不是“万能补品”,使用需谨慎

黄芪、枸杞、当归、山楂等是常见的养生药材,可用来泡茶或煲汤,但并非人人适用。唐敏医生特别提醒:切勿盲目跟风服用“网红方”或高价补品;中药虽为天然,却也有偏性,用不对反而伤身;最好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,结合自身体质辨证使用,才能安全有效、真正起到养生作用。

五、老智慧遇上新科技,养生更智能

如今,中医养生也在与时俱进。通过手机APP可在线咨询中医师,智能手环能监测睡眠和心率,AI技术还能辅助舌诊、脉诊,帮助更准确地判断体质。现代工艺也让中药更安全、更方便服用。未来,这份古老的健康智慧,将在科技助力下走进千家万户。

 

一碗热粥、一次深呼吸、规律作息,都是对生命的温柔守护。感谢四川泌尿外科医院唐敏医生的精彩分享,以及民建组织为老年朋友搭建的公益平台。愿大家在中医养生智慧的指引下,顺应自然,调养身心,健康温暖过冬,乐享安宁晚年。